“抗疫復工復產”征文系列(三):生產車間成了“第二個家”
王峰是黑旋風股份大片工段磨工班的班長,也是一名共產黨員。農歷大年三十,本是闔家歡聚的日子,不料新冠肺炎來勢兇猛,接到公司黨委要求快速做好春節期間疫情防控舉措的通知,王峰來不急與家人話別,邁出家門,踏入廠門,迅速投身到疫情防控前線。前后六十多天,公司生產車間就成了他的“第二個家”。
沒有退縮的“門外漢”
視疫情為命令,防控責任重于泰山。以前從未接觸過防疫消殺,王峰一邊自習掌握科學防疫要點,一邊通過公司微信工作群開展宣傳,提醒員工相關防控信息和注意事項,隨時關注疫情發展態勢。
公司認真貫徹地方政府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要求,連續兩次延期復工。為了守住市場,將春節前的訂單及時交付至客戶手上,公司領導想方設法聯系到了外省前往武漢運送防控物資的貨車,運輸難題解決了??擅鎸δ吧奈锪鞑僮髁鞒?,又讓“門外漢”的王峰著了急,但他沒有退縮。大部分庫房員工因疫情被困在家中無法返崗,王峰只有不斷地撥打視頻電話,遠程請教,排除萬難,終于趕在貨車到達前把貨品準備完畢,疫情期間的第一車產品順利發往江蘇無錫。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王峰和他的戰友們,始終保持著招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神姿態,為企業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月初,隨著宜昌疫情防控態勢向好,黑旋風鋸業果斷摁下了復工復產的啟動鍵。在得到地方政府有條件復工的批復后,公司迅速分批組織80余人的生產突擊隊復工復產。為了保障第一批返崗復工人員的駐廠生活,王峰負責分發生活用品,不停地奔跑在車間辦公室和臨時搭建的員工宿舍之間,不僅為提前復工的員工送去物資,還幫助他們消除心里恐懼,帶去了溫暖。
堅持做好“守門人”
宜昌初春的清晨,氣溫很低,王峰堅持天不亮就起床,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細心的他在狹長的閘機通道鋪上噴灑過消毒水的地毯,進出口的兩個墊子也都是被消毒水提前浸泡過的,便于鞋底消殺。通常趕在七點前,王峰就結束了食堂廚師的體溫測量工作。等到員工們陸續到食堂進餐,他已經穿好防護服在門衛處等候給大家測溫登記了。
3月16日,公司全面復工的號角正式吹響,隨著返崗員工數量日益增多,體溫檢測的工作量變得巨大。舉起額溫槍至額頭處,手臂懸停3至5秒,檢測體溫值正常后,查看綠碼,放行。三百多人,這一系列動作王峰每天要重復600多次。新的難題又出現了,每次按名字翻找登記效率太低,員工時常因為排隊等候耽誤時間而發牢騷,人員扎堆也不符合防疫要求。王峰理解大家的心理,為了提升效率,他琢磨出了一個辦法,給每位員工編一個號碼,對照著號碼進行登記,第二天檢測的效率明顯提高了。時逢宜昌市市長張家勝率調研組一行人深入公司食堂、車間生產一線查看復工復產及員工防護情況,途經王峰值守的區域,當現場看到他規范而又熟練的消殺操作時,露出了贊許的目光。
防疫期間,王峰每天只休息五六個小時,不分晝夜和周末。他的身影總是出現在人員最吃緊的地方,如物流發貨、料場下鋼板,儲備庫搬小片。有時候忙起來,顧不上吃飯,就吃碗泡面或者饅頭、榨菜。王峰總是笑著說:“只要大家都健康安全,順利復工復產,我吃點苦不算什么!”
樸實的話語正是王峰以恪盡職守的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初心和使命,責任與擔當的真實寫照。
(李思雨 整理修改)